高二政治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纪实
2011年3月24日下午,高二年级政治备课组在图书馆三楼进行集体备课。备课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:一轮复习用书的选择,下周讲授新课内容以及下周月考试卷的拟定。
一、一轮复习用书的选择
我们首先对比了手头拥有的《金版教程·高考总复习》、《名师伴你行·高考一轮总复习》、《成才之路》、《与名师对话·全程备考训练卷》、《与名师对话·高考总复习》、《绿色通道·高考总复习用书》等资料。通过比较,这些资料各有优点,也各有缺点,有的体例不科学,有的材料过时、有的试题陈旧,经过慎重考虑,我们初步选择《金版教程·高考总复习》作为一轮复习用书。但我们也知道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还会有较多的新书上市,我们还会比较、讨论,选出适合学生的复习指导用书。
二、下周新授课的研讨
下周主要讲授第十二课《实现人生的价值》,本课共分为三框:《价值与价值观》、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》、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》。张成英老师首先明确本课的课标要求: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,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,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。剖析生活实例,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、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,时间、地点、条件不同,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。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;体验价值比较、鉴别、选择的过程;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,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。然后对第十二课进行了梳理: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、实现人生价值,是本课的核心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正确进 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。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呢?第一,要明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;第二,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;第三,要站在广大人 民群众的立场上。解决了这三个问题,才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─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,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,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。最后又提出了提示与建议: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人们行为选择的前提和基础。以校训、班徽的制订为例,可说明价值判断在人们的行为选择中的作用。讨论:报刊媒体中关于事实 陈述和观点陈述的内容。社会调查: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,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。从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言论中,探究影响其价值判断的因 素。例如,竞争与友情,关爱与惩罚,传统与时尚等。讨论:选择解决某项公共问题的不同方案,应遵循的价值准则,可采取的策略与方法。讲评:一个自尊自信、 自立自强的劳动者的生活轨迹。讲演:面对人生旅途中挫折与成功、曲折与前进、机遇与挑战的选择。人生理想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,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需要每个人去创造。撰写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小论文。
三、关于下周月考试卷的拟定
月考试卷由王永玉老师负责,考查的范围为《生活与哲学》全册,要求试卷难易适中、覆盖面广,能够反映学生本阶段的学习状况,为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。
本次备课活动内容充实,注重实效,讨论热烈,取得了预期的效果。



